首页

医疗策划在中美医疗模式中的作用

医疗策划在中美医疗模式中的作用

在医院层面上中美模式的最大差别是:中国的医院的规模往往更加宏大,也更为拥挤。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中国各个层面的病人都去医院,从临床预约到诊断检查、急诊、手术和住院治疗。这是因为中国不提供基于社区的医生办公室或医院外的门诊中心。第二,中国的病人在医院待的时间较长,这使得住院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要求医院存有大量的床位。
中国模式正在经历一个重大变革,需要政府大量投资,从而扩增医疗资源、提高质量和增加卫生保健工作人员。医院规划一个混合模型浮出水面,它包括了公共和个人支付渠道以及医院运营和拥有权。支付基础是那些会消耗医院供方的诊断相关人群(diagnostic related groups, DRGs),而支付的数量是一定的,成本会根据每个诊断群体计算得出。每个病人系统的固定支付额度会给医院增加压力,从而使医院变得更为有效—让那些可以出院的病人及时出院,维持医疗的高质量,减少诊断服务的使用,使诊断服务在病人诊断和病人管理决策必须使用时才使用。
由于美国在过去的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中已经面临过这些支付上的情况,从中学到的关于设计卫生保健传递系统模型和医院临床硬件环境的经验对中国十分有借鉴价值。而且,美国把从制造业中学习来的过程改进技术应用到了卫生保健上,这使得成本减少并改进了结果的质量。这其中的一些原则——如通过过程流的分析减少浪费的步骤和房间大小和配置的统一。
 
中美在三个医院功能区的不同在下表中突出出来:
 

1:卫生保健模型的比较
临床 医院建设
中国
美国
医疗规划的效果
新病人没有提前预约
新病人可以提前预约
考虑在临近即时挂号处设立预约功能;考虑分散支付,类似中国的百货商店
每天新病人都要排队;有些病人雇别人拿着自己的健康卡排在队中。
病人会得到日期和时间,不用排队等候。
病人实行先到先得制
见到医生前付款,而且病人还要排队(付款)。
在离开医生办公室时有时要求共同支付费用;剩下的费用由保险公司收到医生的账单后支付
中国的模型需要两步;使挂号和付款都在医生办公室内完成会节省病人的时间
医生接见和检查病人都在同一间屋子内
医生使用两间以上的房间。在护士已经测量了病人脉搏、血压、体重和检查了药物处理情况和病人填写了健康情况问卷后,医生再按顺序见病人。
病人脱去衣服接受检查时没有隐蔽处;医生做的常规检查步骤也许能由护士来做;设计中应另考虑房间,比如公用邻近的医生办公室
 
病人进行放射性诊断和静脉切开(phlebotomy)诊断需要有医生的请求,并需要回到付费窗口,然后再去那些区域
病人在医生的房间内或在他们可以直接到达的地方进行进行放射性诊断检查和抽血。
考虑在临床内设置静脉切开术(phlebotomy)和门诊影像
4小时25个病人;一天50个病人。
医生一小时看3到4个病人,忙的时候最多也就看6个病人,一天总共看25到30个病人。
中国的模式使得医生看同样数量的病人却需要较少空间;然而,缩短的看病时间需要接受检查,确保高水平的诊断质量和病人管理的维持。

 

2:卫生保健模型的比较
外科手术
中国
美国
医院规划效果
手术(elective surgery)前病人需住院
病人在手术(elective surgery)的当天早上到达
在中国在医院停留时间更长,需要更多的床位;考据实施方法家少停留时间。
因实行手术的房间的门和不同房间的大小和配置不同,手术台的方向也各不相同。
房间大小符合未来最大的灵活调整,也足够满足未来技术的需要。
规划所有主要房间统一大小和配置,减少可能的错误渠道,对可以预测到的技术留出足够大的空间,以备将来所用,包括内部操作影像(intra-operative imaging )
最大的房间不能满足现有的和未来的技术;最小的房间也不适合短效全麻外科手术。
在北京协和医院,每个房间都有储存区,以便为每个房间的员工获得物资提供便利
库存集中化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使所有在手术室内的供应物资对其他房间也都可用
减少分散的储存;实行库存目录控制系统。

3:卫生保健模型的比较
急诊部门
中国
美国
医院规划效果
经过检查分流,非急诊病人在开放的房间内打点滴,等待检测和进一步诊断;大多数病人的症状都不那么剧烈。
非急诊病人在一个单独的“单独通道”区,该区专为诊治小疾病设立;病人很快就能出院,最多90分钟以内。医院管理
考虑把检查室或小房间规划到一起,可以快速处理那些病情不剧烈的病人;也可以考虑开发配有影像诊断和试验诊断技术的医院外的医疗诊断服务
那些病情严重、不能离院的病人继续在急诊病房内停留,由急诊部医生和员工监护;停留时间可长至几天。
看护23小时以上的病人被转到住院部,以进行更多的更细节的诊断。
对于急诊病人在确诊前是否应安排住院床位,应根据等待时间制定准则,基于时间的长短,把住院床位安排给那些的确需要特殊护理的病人。

 

咨询:17710290930
拨打电话在线咨询